Archive

Tag Archives: 成就

背景音乐:Help Yourself by Sad Brad Smith

题记1:【摘抄】希腊人的人生观

在别的地方,机能的天然的平衡受到文明的破坏;文明总是夸张一部分机能,抑制另一部分机能;把现世为来世牺牲,把人为神牺牲,把个人为国家牺牲。文明造成印度的托钵僧,埃及与中国的官僚,罗马的法学家与收税官,中世纪的修士,近代的人民,被统治者资 产阶级。在文明的压力之下,人有时胸襟狭窄,有时兴奋若狂,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他成了一架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或者觉得自己在无穷的宇宙中等于零。

在希腊,人叫制度隶属于人,而不是人隶属于制度。他们把制度作为手段,不以制度为目的。他利用制度求自身的和谐与全面的发展;他能同时成为诗人、艺术家、批评家、行政官、祭司、法官、公民,运动家;他锻炼四肢,聪明,趣味,集一二十种才能于一身,而不使一种才能妨碍另外一种;他可以成为士兵而不变作机 器,成为舞蹈家歌唱家而不成为舞台上的跑龙套,成为思想家和文人而不变作图书馆和书斋中的学究,他决定政治而不授权给代表,为神明举行赛会而不 受教条束缚,不向一种超人的无穷的威力低头,不为了一个渺茫而无所不在的神灵沉思默想。仿佛他们对于人与人生刻划了一个感觉得到的分明的轮廓,把其余的观点都抛弃了,心里想:

“这才是真实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泼又敏感的身体;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在呱呱而啼的童年与静寂的坟墓之间的六七十年的寿命。我们要使这个身体尽量矫捷、强壮、健全、美丽,要在一切坚强的行动中发展这个头脑这个意志,要用精细的器官,敏捷的才智,豪迈活跃的心灵所能创造和欣赏的一切的美,点缀这个人生。”

题记2:庄阿姨的文章一向有趣,但作为没有理工科背景的文学女青年,很多时候是只描述what却没有解释why。以前的Post里有提过西方“精英”的核心特质不是能力而是“有趣”。“有趣”是上流社会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了。为什么呢?我觉得是由于在一个多元价值观的社会里,成功没有单一的道路,所以这边针对成功的形容词也就化作一个无形而无法量化的概念——“有趣”。而我国对“精英”的定义—有形或者可以量化, 诸如小学市重点,中学实验班,高考状元,国内/外名牌大学毕业,有月入五六位数以上且稳定的工作,银行账号上有N位数的存款, 名片上有N个响亮头衔,全国各地有N处房产,拥有N辆豪华限量版的车子, 泡过N个选美冠军演员或模特儿,诸如此类。。。。则显得严谨多了。话说西方最令人尊敬的职业,医生和律师,都不是在本科培养的。它们的选拔考试都是在本科以后。无论你本科什么专业,只要标准化考试MCAT/LSAT达到标准就可以申请,而选拔的重头戏是那些志愿服务经历,校园社团里Leadership经验,有否大人物的推荐信,是否能通过人格心理兴趣测试以及N道校方的压力面试,而最终获得一个“好人”的戳。选拔的逻辑是:知识,阅历都是后天积累的,我们现在选拔的是“好人”。只要人品好,学习新东西的能力过硬,有医学/法律方面的兴趣,我们给你提供教育机会,你的成功是迟早的事。所以先育人,后达标。我想想我小时候一路经过的所谓“精英”教育,基本上是以“达标”为先为主,育人的事好像没妨碍过别人也就这样了。去年我在Twitter上扯谈过我自己的Moral Education的问题,得到部分推友的热烈响应。我说我的Moral Education,好像6岁以后就是通过日本卡通,迪士尼动画,好莱坞电影还有美剧才得以维系的。然后我无比感谢我的父母在我世界观人生观定型以前,把我送了出去。。。。

在北美这片沃土上,上班奴是仅存于纽约城Wall Street等地方的风景。剩下的大部分城市里,勤劳的水管工人比教授赚得还多。卖咖啡兼职扫大街的脱下工作服换上自己的衣服化点妆和白领没什么区别。职业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个谋生的手段,对于有抱负的人来说才是挖掘兴趣展示才华的机会,对于极少数有天赋的人来说是响应上帝的召唤,遵从天性的修行。。。So 除了第三种人, 工作就是Means, 不是Ends。。。

我写了这么多是想说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我想说我不淡泊名利色权,但同时I don’t give them a shit when I consider the meaning of my life! 而这不仅仅由于我是女的。。。 我尊从上帝的旨意,付我该付的代价,取我该取的荣耀。我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找一个有趣的人白头偕老,然后教育出一窝有趣的后代们。。。。

我有一个忘年交朋友,年纪既大资历也高,这种身份在时尚圈里人见了都要称一声“老大”。但众人只见她鲜衣怒马于Party上分花拂柳,却没人知她也有连续两周半夜在办公室里改稿调整版式到深夜崩溃之时。关键是人还敬业加上完美主义性格发挥到淋漓尽致,简直到达强迫症地步。真的,我告诉你她一点都不好玩,因为生活中的一切在她眼里都是工作。无论看到漂亮的衣服、美丽的橱窗还是精致的吃食、设计感十足的家具、一条鲜为人知的旅行线路,她分分钟都可以把编辑们叫来开一个选题会;她和所有人的话题通常都是如何才能把一本杂志做得更好看,以及自己的杂志在同类刊物中水准和排行的纵横比较。毫无疑问,这样的态度是值得钦佩的,但总有“劳模”两字幽幽的从脑海中浮现,她的整个人生都和“打造一代都市高端人群的品味新人格”联系起来了。

我有另一个忘年交朋友,年纪轻轻便已做到某五百强企业的华东区销售总监的位置。我于他20岁时相识,那时他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大学生,有热血和理想,憧憬事业和爱情。但毕业之后仅仅两年后再相逢,我就早知他肯定会有今日成就。你知道的,有些人从来没有那种正常男青年的状态,他们很多人都是从幼稚但热血的男孩直接飞奔到世故油滑的中年男人。这位两年前和我讨论诗歌与爱情的男孩,再见面已经只会心无旁骛的谈论股票、房子、相亲标准了。他当然会成功,因为在后面的日子里他永远关注的是薪资标准、升职计划、派系斗争、厚黑手段、职场秘笈等让人心生灰暗颓败的话题,一个鸡贼的钻营者形象跃然纸上。虽然走出门去他勉强可以算一枚职场精英,但你也知,除去他那一亩三分地之内,他的人生,就差脑门上写上巨大的“无趣”两字了。

一种蠢和另一种蠢有多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他,惟他们将工作这件事看得太重了。工作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所有人生成就都建立在一份职业上,要么拼敬业和业务水平,要么拼的是钻营和机巧功夫,我都不敢想象有一天他们失业后会是什么状况,估计他们自己也无法想象,所以用尽全力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在老板面前用各种方式呐喊着“我有用,我真的有用!你失去我必将是很惨重的损失喏”!

一扯到人生,很多事都会变得比较扯淡。但我知道的是,人生所有的成就和乐趣绝对不应该仅仅建立在一份工作和一个职位上。当然,伟大的企业家是有的,但你要知道那是人家自己的产业,当然可以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层面重塑人格。你一个朝九晚五的牛工,心里却用老板的标准主动代入,戴着镣铐起舞还得意洋洋,就差高喊广告词“非我不可”,那就简直可悲到可笑的境地了。

工作到底算什么?我曾经无数次说过——那不过是时间和空间的必要填充物而已。你要赚钱来填充你的生活,支付生活成本;专注的做一件你“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来打发时间;顺便向世人或你老板证明你的价值。但它就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和象棋、围棋、跳棋性质一样都是玩具或工具,只不过可能规则不同而已。你见过有人将各种棋类游戏奉为神祗虔诚膜拜的么?但很多人对工作就是这种心态,他们积极购买阅读各种职场通关秘籍,生怕一不留神变成弃子,就成为老板眼里的废物和世人心中的loser。

但就这样,我也真不觉得就好到哪里去:害怕失去工作,不断的重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雄心壮志总是遭遇妥协和无奈,没有神一样的对手只有猪一样的队友,如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被一份工作束缚住蓦然回首才发现人生已过大半想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机会去做并且越来越希望渺茫……假如你慢慢有了这样的心态,OK,你是上班奴。

毒舌作家陆琪首先提出了“上班奴”这个概念。在他看来,成为“奴”的人,就是那种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去掌握的人。当然,上班奴就是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老板。基本上,你的理想、兴趣,加上你的善良和单纯,就足够老板用闪闪发光的未来把你圈在一个职位上埋头苦干了。——我们总是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也隐隐约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所以你看市面上的职场攻略类图书总是卖得很好,甚至老板都会鼓励你上进,送你一本签名版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之类的鸡汤书。但从来没人大嘴巴把你抽醒过:你看的那些要么就是李宗吾款充满机心狡猾的厚黑类职场“攻略”,要么就是那种教你对老板充满感恩的心的心灵鸡汤丛书。只有《上班奴》这本书告诉你,你的生活有多惨,等剩余价值被榨干之后你面临着什么样的尴尬人生。当然,有时甚至不是你不够好,要知道,年轻的好用的头脑单纯的新人,底线更低更善被驱策啊。

其实所有的职场类书籍都是狗屎。但起码你要有能分辨什么是狗屎的能力。《上班奴》这种书,其实就是一本普及版的《防骗手册》,让你没那么容易就被老板忽悠,乃至于把他的野心当成自己的野心、把他的成功当成自己的成功。正如我开篇提到的那两个朋友,一种蠢和另一种蠢其实都没什么差别,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工作这件事在精神层面和世俗层面都神圣化了。工作真的就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你不必虔诚也不必钻营。但,对于老板的伎俩和同事的奸猾,你也不得不通晓一二,这样才不会傻头傻脑的奉献自己的人生。就像港片里的台词所说:做好人,有时要比坏人还奸~~~